
本报记者 杨红梅 摄
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小道上, 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 望着灰色的云, 踩着不同轮廓的标砖漫步, 感受自然。
大学的校园, 秋天总是飘着细雨, 时而似飞掠过的羽毛, 时而又似串珠子的细线, 很是涟漪。这细雨顺应了校园所在城市的特性, 不来则不来, 来了便不肯离去, 总要和你亲密地接触几天后才慢慢淡去。每次它的到来都会带给我欣喜, 唤我去踏秋, 陪它在校园里漫步, 我便乐意陪它, 独享这份源自校园的宠爱和与自然亲近的机遇。
早晨, 我踏着欢快的脚步, 从寝室出发, 经过文学院旁的大草坪, 那里大部分的花和树是一些学长学姐在植树节时种上的。文学院门前的院子里有两个亭子, 它们相隔不远, 那是清晨朗读的圣地, 亦是情侣们相聚的好去处。亭子上边被树藤缠绕着, 这一幕随着雨景是那么的惬意。坐落于文学院中间的小院子四角均有一个花坛, 走进楼道, 书香充斥着整个空间; 拐一个角, 墙上装饰着富有文艺气息的水墨画、 毛笔字和雕刻的古汉字。上了楼梯, 便是那早已坐满了人的教室。前面的同学禁不住秋寒, 早已将自己裹得密不透风, 以抵御秋雨带来的风, 和那冷风带来的寒气。
上完早课, 和室友踏上了来时的小道, 我们走得很慢。这时细雨也退了去,余下的只剩地上的积水和几分肃萧。雨后的空气总是那么的清新, 忽而一阵微风划过, 我闻到了桂香, 是秋桂, “哇!开了, 开了。 ” 我兴奋地扯着室友。
二食堂的早餐丰富, 想吃啥就点啥,是我和室友的首选。吃完后, 我便拉着室友来到了学校的行政楼旁,欣赏, 会议中心的斜对面的花园中有满满一园的紫色龙芽草花海。园子里有一个被花海围绕着的亭子, 那里便是花海的最佳观赏点。
校园里有个湖, 湖不深, 湖边的小道是那样的静谧。
学校的正大门很美, 阶梯都装了灯,晚上走在上边就像漫步在 “星光大道” 之上。
老师说: “来到我们美丽的贵州师大, 如果四年下来连我们学校的山都没有爬过, 也没看过这个城的夜景, 可能你会有一点点的遗憾。 ” 为了更好看到夜景, 更为了不留遗憾, 我把爬山的时间定在了中秋。
几个日夜后, 中秋来临, 我约上了好友。趁着时间还早, 向龙文山山顶进发。在山顶我们赏月, 看许愿灯, 感受情侣们一起爬山的浪漫。“谈客坐云上, 下棋看落灯, 登高闻鸡鸣, 漫步听脚声。 ” 。我不是诗人, 我无须像诗人一样妙笔生辉, 但是我向往他们笔下那诗情画意般的生活。
当秋风吹过, 看着香樟树, 我顿时想起了校园里经常奏响的乐章 “沐浴着和谐的阳光, 扎根在深厚的沃壤, 森林之城思贤山下, 一排排挺拔的香樟, 胸怀高大的理想, 誓做那社会的栋梁。经历了风雨和冰雪, 自由生存努力向上, 森林之城思贤山下, 一排排挺拔的香樟, 参天的梦想支撑。 ” 这带着激情, 怀揣梦想的响亮的歌是我们的校歌—— 《挺拔的香樟》 !
(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