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翔, 是贵州师大的一个文学社。我是什么时候认识飞翔的, 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 但确定是在来学校之前, 因为这根魂牵梦绕的情思已羁绊了我好多年。
许多年前, 我迷上了一个叫文学的东西, 那时我天真地对自己说: 我要快点长大, 长大了就可以写文章, 不然那些传世经典就被人写完了。现在每每回想起这荒唐的笑谈, 总不免心头一阵清凉。
幼年的我, 总喜欢看深邃晦涩的书籍, 写自以为完美的文章, 常常标榜自己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我爱历史, 是为了更深地爱文学,那时我懵懵懂懂的觉得: 文学本身就是历史, 只不过它是最性灵活跃的部分,它应该是多维历史的体, 而不只是平面上的点, 如此才是我感到亲切、 有温度的文学。在写的方面, 看过几本中外名著后, 开始模仿朱自清、 老舍等名家写散文, 印象最深的是在初一冉老师念的那篇模仿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 写的 《天麻之乡的冬》 , 紧接着尝试写诗歌和小说。
过了些日子, 我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向报刊杂志投稿, 直至四处碰壁。现在回想那时的我, 真是一个在夜里寻找黎明的孩子, 所幸的是一直没有停下寻找的步伐。
直到高中, 我渐渐地体会到生命的温度, 认识到了属于自己的我。当许多同学在为清华、 北大而熬夜奋战时, 我却把自己置身于文学梦里看着 《阿Q正传》 或 《边城》 , 再就是写写文章, 这些让我体会到了人世最温暖的幸福, 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寂寞, 其余的则 “管他春夏与秋冬” 。这应该是我另一种活着的方式, 这是另一个我, 我是我国度的王。
偶然一次, 我接触到了飞翔, 它承载着我对文学爱的追求, 自此期待着进飞翔, 就像黛玉冥冥中期待着见到宝玉一样, 我与飞翔的不解之缘就这样开始了。我想, 这份缘分将伴随我老去。
后来, 我竟真的来到了贵州师大的文学院, 这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我在向往着一群文友再来一次兰亭集会中加入了飞翔, 至于进入飞翔以后, 一切反而是平淡如水了, 因为传奇从来就是从平淡的生活中走出。
就这样, 和飞翔倏地走过了两余年, 而现在, 留给我的是两年满满的回忆, 其余的再也没有什么, 我也不再索求什么了。我想, 时间的价值并不是给予我什么, 而是让我记住什么。只要有这满满的回忆陪我走到生命的尽头, 如此也并不寂寞了, 而是最纯真地爱过飞翔, 爱过文学了。
(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