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姗 摄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学校半个学年了。这大半个学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好够我享受了一番学校的校园风情。如今再回望与它初相见那天,也还是没有后悔毫无顾虑地扑向它怀抱的那一瞬间。
带着憧憬和兴奋,我向着你而来。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但不知道是我不知所措的心情缩短了路程还是那天的车速较快的原因,我因激动而加快了的心跳都还没恢复原速就到学校门口了。门前挤满了来自各地区不同面孔的人,拉着或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我和他们一样,不过也有的是轻装上阵,因为他们有父母陪同,所以我们又不太一样。于是还分不清方向的我就独自跨进了学校的门。走着走着,路的两边挂满了横幅,都是学姐学长送给我们的见面礼,越看越暖心。本想着自己去闯一下的,但学校的大小范围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使得我不得不去求助。最后在一位学姐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和学校的见面仪式。这就是我和你的初相见。你好,美丽的学校。
在两天的忙碌与适应之后,课程就开始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循规蹈矩地进行了,你期待的还在发生着。各种不同的社团俱乐部在诱惑着你加入,各类的校园比赛在激励着你,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在不停地丰富你的课余生活,只要你有足够的精力,一切都是你想要的样子。而让我忙得不亦乐乎的是每周一次的发报纸的时间,虽然在别人看来是一份体力活,包括我也这样认为,但我还是愿意去做,因为每递出一份报纸,都会收到一声“谢谢”来慰藉你,可能这就是动力。还有那些难忘的生活碎片:在英语竞赛考场上大家奋笔疾书的模样,校园十大歌手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每次讲座带给我们的知识以及磨练了我们意志力的冬训,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感谢你,多彩的学校。
而接下来的学习时间里,我还要向你索取更多,我会慢慢地去琢磨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奥秘。课堂上老师的每一次悉心指导,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籍,学长学姐的经验,都是我入门的契机。希望在和你相处的时间里,不辜负你的厚爱,在与你挥手而别时,不遗憾自己曾来过。
(作者系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级学生)